本會主辦的「109年度石碇及坪林光合菌應用輔導班」在計畫執行期間共完成四次訪視,總計訪視18家農場,共計25場次。第一次訪視在109年2月20日,第二次訪視在3月25~26日,第三次訪視在8月4~5日,第四次訪視在8月11日。
2/20訪視陳錠鋐先生的「醜醜茶」茶園,因堅持無農藥栽種,葉片常有蟲隻啃咬痕跡,自豪兼自嘲地妙取「醜醜茶」為名。而後茶園在陳先生細心管理下,生態逐漸豐富起來,有紅蜘蛛,瓢蟲等天敵後,達到一定的平衡,此地也是樹蛙的保育復育地。
由於陳先生的茶園已通過有機認證,目前暫無施用光合菌之計畫,略感可惜。但陳先生上完課馬上擴培了一桶光合菌,準備將光合菌施用於尚未建成的蛋雞雞舍除臭以及雞隻飼料與飲用水。
。我們建議陳先生嘗試於下雨前後增加噴灑的次數及濃度,應該能達到更好的成效。期待未來有好吃的光合菌雞蛋。此外,陳先生也將光合菌分享給周遭的鄰居、友人及觀光客,教他們將光合菌稀釋200倍,用於蔬菜及花草的噴灌,效果不錯。陳錠鋐先生
(2) 鄭東昇先生的茶園
2/20訪視鄭東昇先生的茶園,面積約一甲,有開放遊客觀光,因其已通過有機認證,光合菌暫不使用在他的茶園。
3/25訪視,我們看到光合菌已經養好養滿了,鄭先生擬將光合菌使用於柑橘幼苗、紫牡丹及門前的花草植栽。
8/3訪視,使用兩次光合菌的柑橘比沒使用光合菌的柑橘幼苗長得高、葉片多、植株樹勢亦較好。至於有施用光合菌的紫牡丹也比未施用的長得茂密,其他植栽也欣欣向榮、花團錦簇。鄭先生肯定光合菌在植株的生長及開花上,有很好的效果。鄭東昇先生將光合菌應用在柑橘幼苗及紫牡丹的種植,效果都比不用光合菌的植株長得好。
(3) 林進成先生的菜園
3/25訪視林進成先生的菜園,主要作物是絲瓜,其他葉菜類及根莖類作物。訪視時林先生拿出課後擴培的光合菌詢問是否培養完成,我們請他將20公升桶內的擴培菌液分裝至寶特瓶內,與母菌的瓶子並列比較,觀察顏色與透光度,就可以判斷林大哥的光合菌養好了。
從3月底開始,林大哥
將光合菌稀釋200倍,陸續進行日本茼萵及紅鳳菜地種植試驗,發現兩種菜都比以前種植的長得好、長得快。而
南瓜植株因為高溫得白粉病,又因為下酸雨葉子變黃;這次不施肥,只噴光合菌跟小蘇打(去除白粉病),處理後葉子轉綠,種的18棵南瓜,可以採收163粒(平均約9粒/棵),產量比往年都高。
林大哥在小黃瓜棚底下種地瓜葉, 今年小黃瓜因為病害嚴重,早早就結束採收。而
地瓜葉每週噴灑一次稀釋200倍的光合菌,並沒施很多肥,地瓜葉長得很茂盛,很漂亮。而
今年的瓠瓜左右鄰居產量都很少,他最早用光合菌只噴葉子,長不太出來(母花小小的就黑掉),結果也受影響;後來改用灌根,已採收三水,3棵瓠瓜藤大大小小一共採收103粒瓠瓜,在附近算是高產量的。
8/3再次拜訪林先生,菜園因夏天氣溫較高暫時休耕。林大哥
利用光合菌灌根茄子後生長快,覺得果實較大,產量也比往年多。我們分享雲林班學員施用光合菌後,茄子收成期有所延長,供林大哥參考。
林進成先生
使用光合菌在農園如絲瓜、南瓜、瓠瓜、茄子及地瓜葉,獲得很好的成效,包括產量增加與品質提升。

(4) 王福長先生的菜園
3/25訪視王福長先生的菜園,該菜園位於坡地,主要是種茄子、空心菜、紅莧菜,另一片有種竹筍,還有苗圃。光合菌養好養滿後,已施用過兩次光合菌。
8/3因雨勢關係沒到王大哥田裡,但王先生有跟團隊分享他的使用成果,包括
茄子長得好、空心菜長得翠綠、紅莧菜也長得快,王大哥覺得光合菌能為作物與環境帶來正面影響,因此他有信心,會繼續使用下去。
王福長先生
種植茄子、空心菜、紅莧菜,竹筍使用光合菌後這些作物都長得很好,王先生很有信心,未來會繼續使用。
(5) 陳昌宗先生的菜園
3/25訪視陳昌宗先生的菜園,主要種植竹筍、百香果及葉菜類,面積不大。陳先生希望光合菌對病蟲害有一定預防的效果,團隊也說明
菌只是讓作物更健康茁壯,不一定對這方面有所幫助。
8/3再次來到陳先生田間,田間有部分是休耕的狀況,一樣是氣溫較高,不利某些作物生長。陳先生提供他園子使用光合菌種植甜龍筍的照片,長出的甜龍筍大隻肉質又細又甜,價格很好。還有芋香冬瓜,第二水的冬瓜一棵重達38斤,是以前未有的好成績。此外還有南瓜、百香果、豆薯、紫蘇、韭菜花、茄子、辣椒等等,用光合菌之後,都長得很好,收穫有增加。
陳昌宗先生把
光合菌應用在他的甜龍筍、芋香冬瓜、南瓜、百香果、豆薯、紫蘇、韭菜花、茄子、辣椒等效果卓著,產量及品質皆有提升,他很滿意。
(6) 林樹森先生的茶園
3/25訪視林樹森先生的茶園,林先生是石碇區農會常務監事,今次訪視是由他大力協助。在住處喝個茶,聽了石碇區茶的發展沿革,也看到了以前的製茶機械後,帶團隊到山上茶園參觀。
8/3再次拜訪林先生,他教我們品嘗現泡紅茶與自製的綠茶粉,很有特色。再到林先生的茶園,跟我們分享使用光合菌後,茶葉芽長得特別快、特別翠綠,樹勢也更強壯、更健康,應該會增加茶葉產量並提升茶葉品質。
林先生提到噴灌光合菌會增加些許勞力成本,我們建議,可以一個月最少一次為基礎,其他能多噴就多噴,也可以跟既有的灌溉系統結合,減少人工。此外,林先生也希望食品所未來能為後勤支援,提供一些具拮抗性的菌種來測試對病蟲害的效果,希望能降低農藥的使用量。
林樹森先生
使用光合菌在茶樹上,茶葉芽長得特別快、特別翠綠,樹勢也更強壯、更健康。至於在茶葉的香氣及風韻上,還有待未來的測試。
(7) 葉建春先生的茶園
3/25訪視葉建春先生的茶園,葉先生是剛回家接手茶園,但因在山下還有工作,所以能照顧茶園的時間不多,訪視之前團隊有先提供光合菌給葉先生測試。測試區域一個月內噴灑兩次光合菌液後,葉面較有光澤,新芽也多,而初生茶樹長勢也明顯增加,目前打算擴大使用面積,再繼續觀察其他茶叢的狀況。後來葉先生採收的茶葉,製成春茶,還獲得銀質獎的殊榮,這是他第一次在春茶比賽得獎。可見光合菌在茶葉的產量、風韻上是有加分的。
葉建春先生的
茶園使用光合菌後,茶葉較有光澤,新芽也多,而初生茶樹長勢也明顯增加,再者,使用光合菌的茶,茶韻較佳,已連續春茶及冬茶都獲得銀質獎,葉先生獲得很大的鼓舞,表示會繼續使用光合菌。
(8) 高春燕小姐的青山香草園
3/26訪視高春燕小姐的青山香草園,是以栽種香草植物為特色的主題農園,也提供生態教學服務。主要栽種薰衣草、鼠尾草、迷迭香、歐薄荷等等香草植物以及台灣原生種土肉桂,同時積極復育瀕臨絕種的豔紅鹿子百合。種植香草植物的學員不多,回饋亦較少,就回歸到光合菌通常可促進開根,開花,增加生長速度,而因為有應用於山茶花復育的案例,通常在生長緩慢的品種上,能增快生長速度,在豔紅鹿子百合上,期望能有一樣的效果。
高小姐在分享會有分享她使用光合菌的成果,包括香草與花卉都生長得生氣蓬勃,而絲瓜也結得很多瓜,口感很好。確認光合菌在香草、花卉及絲瓜都有明顯的效果。
(9) 白福來先生茶園
8/3蔡東昇帶我們拜訪白福來先生,除白大哥、白大嫂、白鎮國先生及卓永藤先生都在門口迎接我們的到來。一轉身,看到樹下擺著2桶紅通通的光合菌,就知道是我們光合菌學員的家準沒錯。
進屋裡,白大哥一邊泡茶給我們喝,一邊說明這一段時間光合菌的培養以及使用情形,白大哥表示
茶園使用光合菌,有感受到茶叢較鮮綠,嫩芽也比較會生;而使用在茶花上效果更明顯,生長速度變快。之後一起討論光合菌培養的操作細節及容器問題,也回應白大嫂對光合菌的疑問,並邀其出席分享會。
白福來大哥使用光合菌在茶樹及茶花效果顯著,未來會繼續使用。
(10) 白鎮國先生的菜園
8/3拜訪白鎮國先生的菜園,白先生於
光合菌擴培後,施用在菜園及盆栽花草,收效最明顯的是絲瓜及南瓜,果實較往常大上許多,品質也比較一致,而
盆栽則是開花量增加,花朵顏色較鮮艷明顯,大大提升其觀賞價值。
白鎮國先生
將光合菌用在南瓜、絲瓜、辣椒還有盆栽花草都獲得很好的效果,也分享給友人使用。
(11) 翁耀廷先生的茶園
8/4拜訪翁耀廷先生的茶園,4桶光合菌很明顯地擺在門口,養得相當漂亮,而目前主要都用在翁先生弟弟的菜園,也有拿給附近鄰居試用,
團隊跟翁先生討論了一些菜園使用光合菌的經驗以及預期成果,也收集到光合菌造成肥傷的反饋,我們建議菌液應再稀釋、降低濃度,並告知其調整的原則。
至於茶園的部分,約一甲多,幅員廣大,只使用過一次,然而茶園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蟲害,期望有其他菌種能幫忙處理這部分的問題。翁耀廷先生
使用光合菌在蔬菜類的成果很好,會繼續使用與分享。在茶樹也有意願使用。
(12) 曾仁宗先生的竹筍園及製茶室
8/11拜訪曾仁宗先生的竹筍園及製茶室。曾先生的翡翠茶園位於千島湖附近,採用無農藥的方式管理茶園,在107年「新北市、台北市製茶技術競賽」中獲得冠軍的殊榮。除了茶園之外,曾先生也嘗試種植多種作物,目前計畫使用光合菌澆灌,擴大種植甜龍筍,因為覺得這項作物易於照顧管理,因此將作為他的主力作物。
曾仁宗先生
使用光合菌在甜龍筍有很好的成績,期待明年春茶能使用光合菌,獲得好成績。
結論
¬本次計畫已完成1場光合菌訓練班,並透過25場次現場訪視及1場分享會活動,讓石碇、坪林地區的農民學會光合菌的培養方法,可大幅降低購買資材的成本。
¬透過LINE群組的交流,組成共學共好的群組。
¬微生物資材非特效藥,需長時間使用及觀察,並針對不同作物調整使用方式,才可發揮其最大功效。
¬茶農對於資材使用尤其慎重,深怕影響茶的品質及風味,未來有待長期追蹤及關懷,期待能將光合菌陸續推廣,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達到友善土地的願景。